記者近日從青海省科學技術廳獲悉,青海以加強農業科技戰略謀劃和頂層設計為牽引,以強化農業產業重大關鍵技術攻關和提升創新服務能力為重點,以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和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為保障,促進農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著力構建與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建設相適應的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體系。
青海精準實施項目,強化科技供給,以牦牛、藏羊、馬鈴薯、春油菜、青稞、飼草、枸杞等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加強綠色有機農業技術路線布局。“十四五”以來,資助經費超4.5億元,圍繞現代種業、農業高效生產、農畜產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實施科技計劃項目337項。
統籌創新資源,加快平臺建設,不斷提高青藏高原國家種質資源庫建設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建成保存能力達40萬份的動物組織DNA樣品自動存取庫,已保存種質資源1萬份。上線運行種質庫數據管理與應用云服務平臺,實現種質資源入庫分發全過程在線管理。完成青藏高原國家種質資源庫網站建設,與國家植物標本資源庫平臺等國家級平臺對接。
立足省情實際,創新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在全省40個涉農縣(市、區)選派科技特派員1000名、布局建立工作站100個以上。累計認定“科技小院”13家,面向我省特色水果、冷涼蔬菜、油菜、青稞、飼草、牦牛等產業開展科技服務,持續打造科技特派員工作升級版。依托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和科技小院,不斷完善基層科技服務體系。
推進農業科技協同攻關,破解技術難題,促進成果產出。在油菜產業方面,培育出世界上首個有限花序油菜雜交品種“青雜有限1號”“青雜12號”創我國北方春油菜集中連片種植區域的高產紀錄。在馬鈴薯產業方面,育成馬鈴薯品種“青薯9號”,在多個主產區創造畝產萬斤的紀錄,建成西北地區最大的馬鈴薯基因庫。在小麥產業方面,采用“染色體區段+單基因位點”的現代分子模塊設計育種方案,建立青海春小麥品種優質抗病性狀的精確設計與改良技術體系。在藏羊牦牛產業方面,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藏羊在青海誕生,實現藏母羊從一年一產到三年五產的跨越。
?。▉碓矗呵嗪H請螅?/p>